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黄海文学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小说 散文 诗歌
开启左侧

爱林登公寓写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6 22:3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林登公寓写意

                            许  光

    读书,喜欢读旧时的书;行走,喜欢去看文人的故居。
    对人文传统的偏爱,不由得向源头取水,追溯从前,用心过去,心弛神往那些伟大的时代。
    尤其是在现今信仰迷茫时,这是神会传统的最近的路一一豁然的身得常拣拾于旧书的字里行间,文字大家的灵韵或许相承其故居格局与游尘里。
    世间的谜,有时只需一个“机”字,便可迎刃而解。而一切关于美的领悟,亦会水到渠成,形成一條天然的河流。
    前几日公干上海,住处恰临张爱玲故居,一早闲暇,信步简游。
    旧居位于南京西路与常德路(租界时期为愚园路与赫德路)的交汇口,而这两条路至今也是上海最为知名的文化之路。愚园路,即张爱玲在《色戒》中为王佳芝选择的终结之路。赫德路,乃为纪念英人赫德而名,即那位把持清廷海关50余年,助签《烟台条约》的正一品海关总税务司。
     张爱玲故居并没腾空对外列展。除却这是一幢现仍具适住功用的综合型公寓,恐更多是当局顾忌其混沌无明的文化身份,甚至曾高悬于公寓大门之上的“张爱玲故居"铭牌,也借小资张迷日日盘桓叨扰公寓居民而悄然撤下。
     细想,世间极物,多不坚牢,总会彩云易散,琉璃纤脆。全因极致之美总在另一高绝维度一一张爱玲以过人的天资与超然的文字,凌厉而无情地深探了人性与民间。只是可惜其故居及作品,无奈的在大陆运作至如此窘境,足可映见人间天才的时运与造化,是如何使张爱玲如此高拔的不走凡间路。
    好地方,是会灵聚文化格局与智识气场的。张爱玲成名与盛放于这幢公寓,也使这里成为艺人们的灵感之源与文化胜地:香港导演王家卫其实生于上海,公寓3楼1单元是他在上海的工作室;杨二车娜姆居于公寓12单元;公寓被导演关锦鹏看中,电影《阮玲玉》在此开拍;一层的“Ling’s Café”千彩书坊,为电影《色戒》王佳芝会见易先生原址,当年也曾为咖啡馆,因时年张爱玲常与好友炎樱踱到楼下喝咖啡而声名在外,中外文学名家常在这里签售讲座访谈,一年一度“中国最美的书"便在这里评选。
    因我来得过早,咖啡馆尚未开张,隔着巨大的落地窗,仍然可以看到里面老旧的电话、留声机、旧皮箱以及墙上的张爱玲油画,书坊书架摆满张爱玲作品,似乎依稀再现旧日上海滩的风雅与迷离。
而这条赫德而这条赫德路上,亦留存下诸多旧上海滩的砖砌石库门与小别墅,个个朴茂古拙,似乎毫不起眼,但几乎每幢屋子在里面住过的人,都曾是当年上海滩上黑白道里的大亨与人中龙凤,其中更不乏有民国文学大家当年曾聚居赫德路的石库门里:诸如,嘉禾里的郁达夫、民厚里的郭沫若、四明村的徐志摩、陆小曼。
张爱玲的故居,在民国时名为爱林登公寓(Edngburgh House),为租界时期的意大利人所建,其简美的Art Deco风格,相较于洛可可与巴洛克的繁奢,Art Deco简洁硬朗,上海诸多知名的Art Deco建筑如和平饭店、国泰电影院、百乐门、美琪大剧院等,其数量可是仅次于纽约居世界第二的。
    婀娜之花,于异国绽放,其间的机奥,只有人类自己能解得明白。
    看网上爱林登公寓的老照片,明显高拔于周边低矮的石库门,且散发出迷离的租界异域气息,西方的视觉意象或物态表征,催生别样的离间之美。
    公寓现已改名为常德公寓,前几年因摇摇欲坠而经历了一场抢救式的大修复,至于为何肉粉的墙面夹杂咖啡色的线条,全因考古者们如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般层层剥开赤橙黄绿等几个时代的楼面涂层,最终发现最里面是肉粉色的。但是,颜色如此俗艳入世,如此以旧做旧,让谁都看着都存疑。
    从张爱玲故居及周边路名的全面更改,能够强烈感受到,当局正努力抹去当年上海滩的殖民文化痕迹。
我始终认为,文化与政治是两个范畴的东西,当政治强势地介入文化,文化的气息便会渐渐消无。
    从爱林登公寓俗艳的肉粉色与静安寺上晃眼的大金盖,均标示着不懂文化的政治是如何自以为是地去误解文化。
    上海文化的内核,其实是殖民城市文化。正如张爱玲眼中喜欢并理解的上海人:“上海人经历了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中国的磨炼、新旧文化种种畸形文化的交流, 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这便是国人的生存智慧。总会在势与利里,开出实用之花。其间微妙的计算与旁解,一如《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与白流苏。
当年的上海滩,弥漫着腐溺、迷茫、危险甚至是死亡的气息,杜公馆里的黑邦大佬,汪伪政府里的汉奸佞臣,江湖人与除奸队穿行寻常巷陌,每人都有可能上一秒神气活现,下一秒就横尸街头。
    故而,法租界里爱林登公寓,却成为张爱玲避世的天堂。政治于她毫不相干,她只生活在文字的伊甸园里。公寓当时已算是上海最高层建筑,尤其是其住的6楼有一宽敞的露天阳台,更是张的最爱,她站在6楼阳台,甚至可以看到外滩那里的海。
    那时,她常在阳台上看租界人来人往,看众生红尘。在她眼中的上海乱世,如同民国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层峦叠嶂。她可能会时常叹气,因她写道: “我想到很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
    高处不胜寒的上海,红尘霭霭,余晖未尽,云隙清森遥远。
    张的无奈,天地相合,寂寞清单。
    张爱玲喜欢的,其实是爱林登公寓的“高冷”。这是她理想的世外桃源,大隐隐于市,完美契合了她对世界的悲观想象,使她得以冷眼旁观凡间生灭,亦成就了她孤绝高冷的文字修行。
    印象最深的是她写公寓的凡常生活:如果放冷水而开错了热水龙头,立刻便有一种“空洞而凄怆”的声音从底下生出来;梅雨时节的地基陷落与门前积水,水痕和霉点仿佛长在她的心上,挥之不去,这是来自内心的凄凉。
    清纯冰冷的张爱玲,其实是个文化异类,柔艳刚强,亮烈难犯。这个自李鸿章送给自己女儿的陪嫁别墅里跑出来的叛逆孙女,因与父亲决裂,于爱林登公寓落成3年后,愤然与母亲和姑姑租住在了5楼51室; 后远赴香港求学,香港沦陷后,又重回这座公寓,住进6楼65室,从此卖文为生,直至离陆赴港。
    张爱玲在爱林登公寓的旧址为:“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65室”,这是写在一张纸条上的地址,当年苏青曾把此纸条交给欲去拜访张爱玲的胡兰成。
    于是,十年的爱林登公寓,留下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著名故事。
    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
胡兰成回访张爱玲时,曾被其房间内一种华丽而不羁的气慨而慑住,他称为一种“兵气”。房间的华贵令他不安,陈设原本简单,但竟是无价的,一种现代的新鲜明亮几乎是带刺激性。阳台外,全上海,都在天际云影日色里。
    这里,后来成为胡兰成的人间天堂。
    台北书展曾根据《对照记》所附照片及相关文字,还原了张爱玲的房间风格及陈设。其完全自主的个性化设计实乃全楼独一无二,完全由张爱玲自己操刀并请同道中人打造: 宽高的壁炉,孔雀蓝沙发,桔红色的壁纸墙,线条简约的褐色写字台上摆有派克钢笔与墨水,阶梯状梳妆台,纯白方型灯罩的落地灯,而从她自己设计的书扉与内画插页,可以看出她极高的艺术素养。
常想,中国至真至纯的文化,只能诞生于伟大而动荡的时代。
    只有这样的时代,文化才能真正与政治剥离; 亦只有这样的时代,凡人才能真正从人本角度,来运用文字演化下一秒未知的生与死,进而原生态的催生、繁衍乃至无所顾忌的肆意盛放真正的国民性。
张与胡,便是这种非常时代的非凡文化生物。也是我认可的中国文人中的翘楚,更是手眼通天通灵的一等一文字大家。
    在他俩的眼前与笔下,作品直通灵界,而文字只是他们随手拈来的碎片与指引。
    我始终相信,神最早教会人类文字,是为了让人类于祭祀天地之时,如何于默契中意会万物,文字仅止于灵媒。只可惜,人类终究不会如神那般视万物为一物,模糊表象与边界,进而穿行自如,恩愛有加。
    正如张与胡,机巧得以文字作刀,精准划入人性,残酷而绝情,交错而迷离,虽然其表相,只是凡人的吃穿住行。 ​​​
    好文笔,是裝不来的,过则假,欠则空。尤其是要有那么一丝可贵的不经意。
    如蜻蜓点水,轻灵而有深意。
    真正的捕捉,要踏正时辰,更极需倚赖天份。
    其往往是清浅的文字,却能神奇地通贯天地。
    亦会清洁至不染纤尘,喜怒哀乐一眼洞穿,偶见五蕴皆空。
    张爱玲对她不成熟的凡缘,未道只言片语,仅止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至今读过的传记书,《今生今世》是写得最好的,且没有之一。尤其是其写张爱玲《民国女子》一章。
    因为胡穿越了时代,于貌似忏悔中荡漾了人类的至真。
    在我看来,张与胡在这公寓里,是过着两种生活的:
    一种是只问红尘不问世事的精神生活,胡的文化至情令张的才华得以全然释放,她在公寓历经了她一生的创作巅峰:在《泰晤士报》上写影评和剧评,写出《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留情》、《红玫瑰与白玫瑰》。自此成为红遍上海的小资作家。
    一种是凡人的居家生活,他们读报纸、买豆浆、去静安寺市街买小菜,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那时胡常居南京,每月回上海一次,每次住一个周。到得公寓,踏进房门便说:“我回来了”。胡在《今生今世》里写道:“我们两人在一起,只是说话说不完。在爱玲面前,我想说些什么都像生拉胡琴,辛苦吃力,仍道不着正字眼,自己着实懊恼,每每说了又改,改了又悔”。
    胡兰成,其实从心底里是有一种层阶与血统的慌张的。名门与草根,是一种来自本能的恐慌,好在,胡的文化本领还算自信。
    而张爱玲,则喜欢从房门外偷偷地端详胡兰成,她写道:“他一人坐在沙发上,房间里有房间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安静,外面风雨淋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清澈与混浊无间交融于文字,真爱,总会美感横生。
    好在没有人间天堂,我也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若只论人,张爱玲比胡兰成大气。她的爱,实是人间大爱。她并未想到天长地久,她曾致信胡:“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故而,她当面撞见胡与苏青的云雨,亦可视而不见,只当是民国文人的风流韵事,这可从张仍高度评价苏青文学成就可观一二;而张爱玲更是胡兰成的救命恩人,胡曾因言获罪于汪精卫而入狱,是她与苏青到周佛海处为胡求情,方在日本人干预下获救。
    这是人本之爱。当年张曾一路寻胡至温州。她临与范秀美人尴尬的三角关系仍不为意,直到三人相见于旅馆,张爱玲直夸范秀美很美,执意要给她画像为止。画至一半,张忽而停笔,胡兰成追问为何,张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她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动,一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
    该不该放手,只在那心底的一念。
    张与胡,自此形同路人。
张爱玲喜欢的永远是悲壮与苍凉,而绝非壮烈。壮烈有力而不美,悲壮则有满江红般的参差对照,那种启发后的文字张力,回味深长,残酷决绝。
最喜欢王小波对张文字的评价,他说她的文字是幽闭型文学,那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生活理解得很深刻,有忧伤,无愤怒,有绝望,无仇恨。
    不给世人任何狡辩的机会,但却于世人濒临孤崖时断然停手,这是来自天使的慈悲。
    遇到张胡的文字,都是人生的大幸,知道如何走入他们的文字迷宫,才是最关键与幸运的。
我不是个小资张迷,却是个真正的胡迷,胡兰成所有的作品与书信,我曾一一下载,打印了十几本,当年也算一通好读。我评胡的志向不在文字,而在政治与天下,胡那时果决阴鸷,大有高阳酒徒之概。这点亦如他当年,曾匪夷所思地致信大陆执政者邓小平可观一二。那篇洋洋洒洒的文字,我亦曾细细读过,家国情怀,溢于辞表。
    胡的文字,其实原也匠气拘谨、体系严密的,这也算得自于张的点拨,方才让其解散万物,解甲归田,使文字有了真气与言笑。
    我评胡兰成是天马行地。
    这与虎落平川境界不同。
    一个是如耶稣之慈悲,二是如英雄之落寞。
    他算是人情之外还有天地,意欲无边无极。
    最喜欢胡《今生今世》开头第一句: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
    少有人如此写法,并巧用了诗文的比兴。
一个静字,平行了万物,恰如禅宗语: 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
    桃花,有了静气,便有了佛韵,意外且超脱。
    习得此文字境界,便是不占面积的存在,刀枪丛中行走无碍,万物皆在,人我历然。
    胡兰成曾欲以文学惊动当世,留传千年,然其于心终有未甘。只可惜,张与胡天地未济。
    他俩或许只是稚拙的英雄美人,他们并不想着自己要做英雄美人的,他们可能甚至是要去迎合世俗,奈何只是迎合不上。
文化与时代,会均因高绝的文字而跃然纸上,亦成为最富质感与经典的人文镜头,色调却象俫卡相机,青冷而孤淡。

                              原载《芝罘文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海文学. ( 鲁ICP备19005798号 )

GMT+8, 2024-3-29 00:41 , Processed in 0.0168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