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何良才 于 2024-5-18 17:29 编辑
习 惯
何良才
年底前跑基层,是冯局长的惯例。今天要去的这个所,在距县城约40分钟车程的一个小镇上。 “冯局,局里奥迪车空着,干嘛用这旧面包?”办公室主任小刘从部队转业到局里才大半年,不理解平时都是坐奥迪车的冯局长,今天怎么偏要坐这已经十分老旧的面包车。 冯局笑了笑,“我就这习惯。下乡嘛,不必用那么好的车。” 小刘“哦!”了一声,没再多想。反正知道了领导的习惯,以后记得就是。 闲谈中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冯局下了车,跟迎到车门口的夏所长等人打个招呼,就领着一众人径直进了会议室,感觉熟门熟路的。
大家坐定,喝水,寒暄。夏所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开始汇报工作。
冯局一看忙摆手,“汇报就免了,办公室小刘主任会跟你们收集情况,你们辛苦配合一下。我嘛,还是到你们的一些服务对象那走走。”说完便起身,边走边调侃自己,“我就这习惯,屁股尖,坐不住,喜欢跟群众扎堆。” 夏所长马上接过了冯局的话,“冯局的这种联系群众的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小刘和夏所等人马上进行情况交流,各种表格的填制,典型事例的收集。等忙完这些,时间已是中午。夏所带小刘来到了距小镇约一公里远的一家农户。
小刘好奇地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再走进堂屋,堂屋里显然是临时摆放了一张圆桌,桌上已摆上碗筷,估计在这吃午饭,便问夏所:
“冯局知道这里吗?”
“知道。”夏所笑着告诉小刘主任,“局长不喜欢进馆子,每次来都在这吃。”
果然,不一会,冯局和司机胡师傅就径直往这走来。
人到齐,菜也随即上了桌。
夏所等大家坐定,便起身斟酒,“几个农家菜,一点散装酒,领导将就着吃点、喝点。” 冯局看了看桌上的菜,满意地说:“很好,农家菜,农家酒,不铺张奢侈,合我的习惯。” 除胡师傅外,大家跟着冯局举起了杯子。小刘好像对酒没兴趣,只象征性的抿了一下。
酒过三巡,冯局惬意地点了支烟,深吸了一口,问夏所:
“这酒不错!不贵吧?”
“不贵!不贵!”
“很好,我这人,党纪国法从不触犯,就这么点小爱好。” 看冯局高兴,夏所特地来了个单敬。然后附在冯局耳边问:“明年局里项目资金的安排……” 不等夏所说完,冯局就打断说:“忘规矩了?酒桌上不谈公事。”说完在夏所肩上拍了拍。夏所立马打住,继续招呼大家吃菜喝酒。 个多小时,大家吃饱喝好,冯局一行便启程回县里。
面包车靠后的座位已折叠起来,堆了一些山货,几只野山鸡还是活的。据胡师傅说,这都是冯局一些私人朋友提前给冯局拜年送的。
小刘坐在副驾位置一言不发,满脸疑惑地看着后排酩酊大醉的冯局和他身后的东西,脱口说:“是要面包车才行。”
胡师傅用手肘碰了小刘一下,小刘不再说话,但心里仍在嘀咕:说是农家菜,可都是些市场上看不到的野味。说是散装酒,可开餐前,自己分明在厨房看到几个还散发着酒香的名酒空瓶……这也是冯局的习惯?
面包车虽老旧,但保养还可以,胡师傅开车技术也过得硬,加上如今的乡村公路都已硬化,所以坐着很平稳,后排的冯局睡得很安逸。 大约走了一半车程,小刘手机响了。接通听了几句,不由猛地一惊,但也就几秒的功夫,便回过神来。接下来的通话,小刘几乎只有说“嗯!”“好!”的份,最后回了一个不失军人风度的“是!”便结束了通话。 关掉手机,小刘瞄了一眼酣睡的冯局,跟胡师傅耳语了几句。胡师傅稍微顿了一下,然后会意地看了小刘一眼,便继续专心开车。此刻,车上安静得只剩冯局的呼噜声。 回到县城,车子按小刘说的没直接去冯局家里,而是停在一机关大院。两个前来接车的人早已在那等候。 迷糊中的冯局半睁着眼问:“到了?” “到了。”前来接车的人一边架着冯局往办公楼走去,一边关照,“您先醒醒酒。” 又睡了一阵,冯局被自己一个鼾给打醒,朦胧中打量了一下四周,不像自己家里,也不像自己办公室。刚想找人问,朦胧中发现离自己不远处就站着个人。 “你……哪位?” 对面的人没反应。 “有事说……话啊” 对面的人仍不做声。 冯局有点火了,摇晃着朝那人走去,“倒要看……看是哪路神仙。”走近就要拍那人肩膀,可手指碰到了墙上,原来是幅画。 冯局揉了揉眼睛,“焦……焦裕禄?” 突然,冯局浑身冒汗,大喊:“这是哪?”边喊边去拉门。 打开门,门口有人正候着,“冯局长醒了?这是市纪委巡视组。” 冯局猛地一怔,紧接着就蔫了下来,“我……就这习惯……坏点。”
作者简介:何良才(楚风湘韵),湖南益阳人,本科学历。先后在文化、金融单位工作,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在《湖南文化报》、《天津青年报》、《中国银行保险报》、《阳关》等报刊杂志发表。 邮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香樟路600号香河公寓4栋1502房 手机:13707376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