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故乡:诗画鱼梁 李珂珂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江南,青山悠悠,六水回澜。歙县风光如许,更有风雅韵事相传,怎能不是你梦中的徽州? 说到古徽州,那个名列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鱼梁似乎又是绝不能错过的存在。白墙黛瓦沿练江铺展,依青山傍碧水,古风悠然。而一个人若是默念了“鱼梁”的名字,便如同有一尾蓦然闯入心湖的游鱼,只轻轻地啄了那么一下,便恣意起诗意的涟漪…… 史料中弹跳出关于鱼梁的记忆,早在唐代它已形成街市,并在练江上筑石梁蓄水,故得名渔梁。渔梁是古徽州山水汇聚的地方,新安江支流练江在此地奔腾而过,渔梁古村召唤着皖南山水的柔情和古徽州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此堆积与沉淀。 渔梁村地形如鲤鱼,东西向主街为“鱼脊”,南北向巷弄为“鱼鳍”,鹅卵石街面生成光滑的“鱼鳞”。漫步在渔梁村的街巷,街道两旁的老式楼房,青砖黛瓦,错落有致,街上商铺林立,让人设想这里昔日的繁华。 时光停驻的古镇,让每一寸土地都有一段独特的历史与故事。老街深巷、古宅旧店,渔梁保留着人间烟火的最朴素模样。镇上村民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步调。沿着江岸闲逛,走过石子路,马头墙高低错落。 路上是闲适的行人,是突然窜出的猫儿狗儿,是散落在各处的人间烟火气。正如吴均的《山中杂诗》所说:“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首诗让渔梁坝有了具象的表达,蕴藉又妥帖。 在这里,会生出一种错觉,是否,连时光都不舍得走? 在古镇邂逅一场日落,夕阳西下,便是世界上最温柔的时刻。阳光洒在水面上,块块青砖在余晖照射下又多了几分温柔的古朴韵味。看余晖渐隐,欣赏微黄晚霞和浮于渔梁村庄上的层层薄雾。在这个曾经繁华昌盛的码头邂逅一场千年后的黄昏日落,切实感受“江南都江堰”的浪漫。 走进鱼梁,不该错过的还有一个特别的小亭子!沿着古朴的渔梁街,走到街道的尽头,会发现,视野在这里豁然开朗,江面开阔,对岸青山连绵起伏,老人们说,这里是古徽州的水口所在。在这景色绝佳的青山绿水之间,搭配着一座三角形的小亭子,若不是亭子旁石碑上“李白问津处”几字,或许人们就不会知道亭子背后那荡气回肠的千古憾事…… 翘脚飞檐的三角亭屹立江边,娉婷袅娜,充满诗意。晓间,日出东方,晨光熹照,江面上云雾未散,三角亭在云雾和晨光中若隐若现,景色宛如仙境。傍晚,暮色沉沉,水天一色,三角亭在落日余晖里带着些许落寞,孤独地看看着江面波光粼粼,世间时光流转。 时间回到千年之前,唐天宝五年(746年),诗仙李白东游洛阳,在同华传舍的墙壁上读到了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 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李白读诗后叹曰:“此仙人诗也!”,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此诗的作者名叫许宣平,隐居在歙县南山之中,传说他时常挑着柴到城里去卖,柴担上常常挂着一只花葫芦和一根弯曲的竹杖,总是醉后腾腾地拄着竹杖回山,独自吟唱: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莫问归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后,对仙人心生向往,遂决定南下歙县寻访许宣平。在泾县桃花潭,告别了好友汪伦之后,溯新安江而上,行至问津亭处的码头。李白见对面青山茂林修竹之下,江水悠然之中,停泊着一只渡船,船头伫立着一位神态飘逸,容颜超然的老翁,遂上前打揖问询:“请问,许宣平先生仙居何处?”老翁捋胡一笑,指着船篙说:“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 李白听后便照直前去,没出多远,他幡然大悟:“门前一竿竹,不就是船头那一竿笔直的竹篙么?老翁当是许宣平了。”可是李白转道返回时,老翁已无影无踪了,真是:“许士已乘黄鹤去,此处空剩问津处”。 此后李白曾越岭翻山,多次求访,但都没有找到许宣平,于是就在南山一座茅草房的墙壁上题诗道:
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许宣平回复《见李白诗又吟》:
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馀。 又被人来寻讨著,移庵不免更深居。
李白寻访无果,怅然下山,于河西酒肆中喝酒,此时已是傍晚,李白见月光明媚,江水如练,即兴赋诗:
天台国兴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 林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诗仙寻访隐士而不得,成了一件千古憾事,人们为缅怀李白,在码头旁建了一座三角亭,取名“李白问津亭”,小亭挑檐入江,气度翩翩。 游览渔梁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里有徽商依水而运,商贾往来热络,亦有诗仙李白,望着淼淼江水,憾然而叹。时光流转,南柯梦醒,唯剩那三角亭,独立江边。古镇的历史文化在年轮里镌刻,写满岁月悠长,如今体悟到的,更多是历史遗存下的皖南旧时光……
作者资料: 姓名:李珂珂 通联: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阳春小区 邮编:056002 手机(微信) 15533331482 身份证号:130423199403290329 银行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邯郸车站城东支行 银行账号:6212260405014861232 开户名:李珂珂 简介: 李珂珂,在《北方作家》《亚省时报》《贵州作家》《新大陆》《敦煌》《当代国际汉诗》《中华文学》《香港散文诗》《湖南工人报》等发表各类作品50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