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我梦想飞翔的翅膀
我们村只有两大姓,要么姓秦要么姓贾。外面人都喊秦家沟或贾家沟。 我们家姓李住秦家沟碾子湾,是我们村唯一的外姓人。自打有记忆起,我就知道我们家好像一直遭受排挤。家中俩兄弟,我是长子。一直很奇怪,父母没文化为什么却认得钱上的那几个字。初中毕业后因为家里没钱我也就没再继续读书。不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能够上到初中毕业在我们农村还是很少见的。 辍学了,我先跟村里人去建筑工地打小工--搬砖或和灰浆。由于不适应长时间高强度连轴转的劳作,加之做得慢还老出错很遭嫌弃。没办法,只好回家耕田种地,后来到村里小学做代课老师每月能挣69块钱。因为自小就知道自家没有背景和后台,只有通过学习通过自身努力通过知识改写命运从而逃离农村。所以在有了固定的收入后,我将有限的工资订阅了报刊杂志和参加四川青年自修大学汉语言文学及法律专业学习。 慢慢地,开始学写新闻通讯稿件,陆续在《梓潼报》、梓潼广播电视台、《绵阳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发表。因为经常报道本地新闻,村上乡上领导开始重视我,于是我就有了泥脚记者的雅号。 因为在村小代课管理较为松散,所以在此期间我拼命的利用所有碎片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小说和人物传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说岳传》等都是在那个时间段看完的。 不再满足于只写写新闻通讯,我开始尝试诗歌、散文、小小说的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还真分别在《绵阳日报周末版》《个体私营》《开发周刊》《经济文学导报》《知音》《女友》《打工》《文苑》等发表了些文学作品。其中有些作品还被收录绵阳市微型文学学会选编的《梦中的花朵》散文集、绵阳市群众艺术馆选编的《文学新人小小说集》、辽宁文艺出版社《中国新诗人》诗集。可惜的是后来魏城、游仙、绵阳三次搬家,样书样刊原稿以及和文朋诗友往来书信全都遗失不见。这是后话。 随着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先后被聘为《青年世界》评刊员、《绵阳日报》特约通讯员、《开发周刊》、《经济文化导报》特约记者。或许是受《三国演义》《水浒传》影响太深了,亦或是自小不安分的情绪被压抑太久了,对农村基层组织乱提留乱收费胡吃海喝等行为很是憎恨厌恶,并向《绵阳日报》反应群众呼声。一石激起千层浪,市上通知县上,县上责令乡上尽快处理平息民愤。乡政府万般无奈也只好明令要求村上退回超政策巧立名目多收老百姓的提留款项。群众欢呼了,部分乡村干部对我深恶痛绝,我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1994年9月无意中看到绵阳饲料厂招聘宣传广告科长的电视广告,于是将发表过的作品和所获证件复印了寄过去。半个月后收到了厂长的亲笔回信,答应我过去做副科长工资暂定300元。 苦心人天不负。至此,我走出农村脱掉农皮逃离农村的梦想在我写作的道路上终于迈出了一大步。我在心底暗暗鼓励自己:只要努力,你的梦终将不会被辜负!
作者简介:李兴钧,男,汉族,笔名十八子。早年种过地耕过田搬过砖代过课,期间自修汉语言文学和法律,03年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函授毕业。喜欢旅游和爱好摄影读书写作,有散文、诗歌、小小说散见于报刊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