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朗$气清 于 2021-11-14 11:26 编辑
母亲 文/王景泉
.提起母亲,人们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文人先贤们甚至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美好词汇来赞扬褒奖母亲。而母亲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母亲由于自己的家庭和本身条件以及社会的现实状态,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和经历,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这位母亲的传奇故事。 这位母亲乳名小红。小时候就长得很是漂亮,上面有俩秃小子个哥哥,因此父母视小红为掌上明珠一般,两个哥哥也非常喜欢这个小妹妹。小红十六岁那年,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苗条的身材,齐腰的辫子,合理搭配无可挑剔的五官,在村里成了少有的美人坯子,村里的媒婆便开始瞄上了这位美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小红突然发烧不止,高烧不退。那时正赶上困难时期,家家户户低指标瓜菜代,农村人更没钱看病,只得用一些土方偏方来对付,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烧是退了,病也好了,却把视力损坏了,两只眼睛只能朦朦胧胧地看见东西。聪明伶俐漂亮标致的小红几乎成了瞎子,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喊小红为瞎红,这让小红很难受。父母更是难过不已,总觉得是自己的无能毁了闺女。 十七岁那年,家里断顿了,父亲听说北乡家家户户有红薯干,就去北乡一个熟人家去借,条件是借一口袋红薯干,明年还一口袋小麦。父亲觉得这条件有点苛刻,但总比饿着强,就答应借一袋红薯干。 父亲说:“你这不是逼人吗?我要不是给闺女赎罪,我宁愿饿死。” 熟人笑了:“我知道你家有个丫头,这年头谁家能娶得起媳妇。你看我家小子也二十好几了,长得也不赖,凭咱俩这交情你把闺女给我做儿媳得了,我再给你加一口袋红薯干。” 父亲回家一商量,小红说行,我走了家里少了一张嘴,日子好过些。 于是选了个吉日,那家人把小红娶了过去。 但好景不长,小红丈夫给生产队看场,一天夜里有两个外村人来场里偷拿存放的红薯叶,被小红丈夫打成重伤,为此小红丈夫被判刑五年坐了监狱,两人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小红父亲安慰亲家,别难过,事已出了,我不能叫闺女守寡五年,闺女我领走,明年我赔你两袋麦子。 亲家含泪哽咽,赔什么赔,你别寒碜我。谁想会出这事,耽误咱闺女了,赶紧再找个好人家吧。 第二年,小红嫁给了邻村的麦熟。麦熟比小红大三岁,下面还有个和小红同岁的弟弟咬脐。据说婆婆生咬脐时,忘了准备剪子,咬脐奶奶情急之下一口咬断了脐带,故取名咬脐。父亲早逝,兄弟俩跟着母亲过日子。小红的到来,给这个家庭添了不少喜气,日子虽贫困却有了生气。小红虽然眼睛不好,看东西模模糊糊,有时难免会碰坏家里东西,但她人长得漂亮,性格温顺,节俭勤快能吃苦又孝顺,婆婆很是喜欢。 美中不足的是麦熟那方面不行,为此婆婆和小红都挺烦恼。不过这个婆婆挺有计谋,不知怎么说服了小红两口。婆婆说,家里有两个大男人这事有什么难办的。于是就把二儿子咬脐派上了用场。小红很快就怀孕了。但老天总是不能叫你完美,如你所愿。 麦熟那时给生产队喂牲口,有几天生产队给牲口配备了一些花生饼,夜间麦熟利用喂牲口的有利条件,偷吃了花生饼,谁料吃得太多了,一喝水涨肚给撑死了。这真是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尤其是小红,一个男人被判刑坐牢,一个男人不能给自己幸福,还扔下她走了,这是什么日子? 不过还是婆婆精明,通过一番思想工作,愣是把小红转嫁给了二儿子咬脐。自从嫁给了咬脐,小红和小叔子再不用偷偷摸摸,也免去了村里一些人的猜疑和议论。 后来,小红和咬脐又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姑娘,婆婆已去世。 现在。大儿子在农村,住着两栋小二楼,和小红老两口在一起。二儿子和姑娘都大学毕业,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北京。老两口有时也到城里儿女家住一段时间,享受一下城里老人的幸福生活,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故事讲完了。其实小红就是我的老娘,我那坎坷不幸却又幸福的老母亲,前面的许多事都是姥姥生前断断续续透漏给我的。
作者简介:王景泉,退休教师,爱好文学书法。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所感所悟。
姓名:王景泉 邮编:045000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官坊街社区25栋4单元601室 手机:15525619303 微信:wjq470218
|